0377-66101858
高粱2015通辽大田
2016圣牧高科王楞旦高能玉米田
高粱
历经沧桑育种四十载
科普之窗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之窗
农历
发布时间:2023-08-16 10:25:01 浏览次数:
农  历
农历是中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其实是阴阳合历。
历  法
历法属于天文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为适应人们日常生活、特定社会活动和研究的需要,根据对人类最攸关天象的精确观察,运用其规律科学合理地计量时间、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称为历法。

太阳、地球、月亮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三个天体,以其运转周期的比例计算出时间单位和数字。年、月、日是计算时间的三个基本单位。人们把四季更迭的周期(回归年)定为年(称为历年),把月亮盈亏变化的周期(朔望月)定为月(称为历月),把地球自转一周(真太阳日)定为日(称为历日)。在人为规定历法中的年和月都是整数日,这种整数日的年和月,称为历年和历月。而事实上,一回归年365.2422日,一朔望月为29.5306日,它们既不是月的整数倍,也不是日的整数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就需要进行很复杂的计算,使年、月、日的周期能够相互配合起来,并且都能用整数进位,便于人们计算、使用,这就是历法。所以说历法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又可以说历法是计算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周期的比例的学问,是以这三个天体的运转比例为研究对象的。不同的文明,在协调年月日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策略。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这种比例关系,就是不同的历法。
古今中外有很多种历法,如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伊斯兰教历、中国农历、藏历等等。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历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法。时代愈近,科学愈发达,测试手段愈先进,历法就愈科学。我们中国从古到今使用过的历法,有一百多种。不管有多少种历法,都可以把它们分别归到以下三大系统中去:阳历、阴历、阴阳合历。这是因为计算时间,要么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要么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要么把两种周期加以调和。前者属于阳历系统,后者属于阴历系统,调和者则属于阴阳合历系统。
阳  历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基本符合。一个回归年所经历的时间是365.2422个太阳日(即3 65日5小时48分46秒)。为了使历法的年、月、日与回归年所经历的时间相吻合,人们便采取大小月和置闰的办法。
历法上是以整日作最小单位的。阳历把一年分成12个月,如果每月按30天,一年就是360天。与回归年比相差5天,于是采用大小月,把大月定成7个(即1、3、5、7、8、10、12),每月加上一天,即31天。这样共加了7天。与回归年比又多了两天。这两天减哪个月呢?
原来古代西方有个国家,死刑犯人在二月份处决,认为二月份是不吉利的月,尽量过得快点,于是阳历上把与回归年相比多出的两天减在二月份,这样二月份就成28天了;一个回归年剩下的不满一天的零数(0.2422日),每过四年积累0.9688日(将近一天),加在二月份,这样二月份就变成29天。这就是阳历的闰年,每四年一闰。
应该说明的是,阳历的闰年,与回归年计算,闰年不到一天加了一天,积累百年要废一闰,每四百年又不废。如此置闰的目的是使阳历和天文上的回归年吻合。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近日点和远日点。阳历把近日点之一作为一年的开始,即元月一日。一年分为12个月,这样,阳历的月与月亮的运行规律无关。
这种历法的优点是地球上的季节固定,冬夏分明,便于人们安排生活,进行生产。缺点是历法月同月亮的运转规律毫无关系,月中之夜可以是天暗星明,两月之交又往往满月当空,对于沿海人民计算潮汐很不方便。这是我们当今所使用的历法——阳历。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阴  历

阴历即太阴历,亦叫月亮历,是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即以月球绕行地球公转一周(朔望月)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符合。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87日(即29日12小时44分2.8秒),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
为了使历法月与朔望月所经历的时间相吻合,人们便采取大小月的办法,大月定为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由于两个朔望月比一大一小两个阴历月约长0.061日(大约88分钟),一年要多出8个多小时,三年要多出26个多小时,即一日多一点。为了补足这个差距,所以规定每三年中有一年安排7个大月,5个小月。这样,阴历每三年19个大月17个小月,共1063日,同36个朔望月的1063.1008日,只相差约2小时25分9.1秒了。阴历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毫无关系。由于它的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比回归年短11日或10日多,所以阴历的新年,有时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有时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今天一些阿拉伯国家用的回历,就是这种纯阴历。
阴阳合历
阴阳合历即阴阳历,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阴阳合历早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因此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 我国古代的各种历法和今天使用的农历,都是这种阴阳合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
农  历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也就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在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由于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农历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机械地安排。农历基本上12个月作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1个多月。
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使历法年与回归年基本相符,人们通过增加闰月的办法加以协调(置闰的周期约为十九年七闰),每隔3年就要加1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年也叫闰年,为13个月,全年约384天。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农历月份按照12个“中气”( 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中国古代历法以太阳历的二十四气配农历十二月,农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令,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令,雨水为正月中气)而定名。运用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法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又具有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
农历是我国古代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特点是: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潮水是月亮的吸引力造成的);其缺点是平年与闰年天数相差太大,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383天或384天。几千年来,我国农村习惯使用这种历法,所以称它为“农历”。我国现行农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时宪历》,于1645年农历乙酉年正式使用的。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指太阳历(干支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上古时代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属太阳历范畴,于先秦时代已订立。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制定的历法是: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战国时期,人们发明用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也就是在一年当中,夏至白昼最长,冬至白昼最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公元前104年,把二十四节气定入正式历法。它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地位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补充历法,在农历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是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春分”(回归年是以它作为起点定义的)也非常重要。12中气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12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国传统四季的正式起点。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
二十四节气起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它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节气的确定对于整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十四节气类别
二十四节气按照不同的性质,有六种类别,它们是:季节类、天文类、物候类、降水类、气温类和水汽类。具体分为:   
 季节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定位,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天文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表示昼夜的长短。春分、秋分昼夜等分,夏至白天最长,冬至黑夜最长。
    物候类: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表示在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下,动植物及农作物所发生有候应现象,及其相应的农事活动。
    降水类: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根据降水的时节及降水量的大小而定,表示降水的性质和程度。
气温类: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根据气温的高低程度而定,表示天气的炎热和寒冷程度。
水汽类: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近地面水汽随着气温下降的程度及产生的凝结状况,主要体现气温的下降程度。
二十四节气具体名称,从阳历2月份开始,顺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是春天的6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是夏天的6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是秋天的6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是冬天的6个节气。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季3个月,6个节气,每2个节气历时1个月,12个月24个节气。从1月份的小寒、大寒到6月份的芒种、夏至间的12个气,处于上半年;从7月份的小暑、大暑到12月份的大雪、冬至的l2个气,处于下半年。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释义
一年四季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和界定的。我国古代的历法家对其都有具体而确切的解释。如四季的意义,东汉刘熙的解释是: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它象征春天的开始,此时气温回升,万物苏醒,大地回春。
雨水:意味着中国广大地区的天气逐渐回温,降雪停止,开始下雨,并且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惊蛰:雷鸣开始,惊动万物,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土地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
春分:春分是春季3个月90天的中点。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是白昼与黑夜平分日。春分和秋分古时称为日夜分,即昼夜相等。
清明:天气清澈明朗,气温转暖,草木萌发,万物欣欣向荣。俗为民间扫墓的节日。
谷雨:雨水逐渐增多,适时的降雨对谷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孝经纬》云: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也。
立夏:进入夏天,气温显著升高,万物将借温暖的气候快速生长。
小满:满者,指阳气已满。小满就是阳气还没有达到最强的状态。满也指籽粒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开始结实成熟。
芒种:“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思。芒种表示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成熟,可以收割。而此时也正是忙于播种晚谷、黍、稷作物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夏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古人有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的说法。标志着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指天气炎热,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立秋:“秋”是作物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标志着气温开始下降,属于秋高气爽、明月风清的凉爽天气。
处暑:“处”是“止”的意思。表示了炎热的暑天到此终止。
白露: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由于此时,气温逐渐转凉,昼暖夜寒,容易达到凝结成露水的条件,又因此时节的露多且重,呈现白色,故称白露。
秋分:在秋季3个月中90天的中间,这天太阳光同春分一样直射赤道,白昼和黑夜又长度相等。
寒露:寒是寒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此时,气温已经很低了,草木渐枯萎。
霜降:“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因此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
立冬:冬终也,物终藏也。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表示这一天是冬天的开始。
小雪:表示气温下降,因而凝雨为雪,是下雪的季节已经到了,但雪量并不大。
大雪:气温继续下降,降雪量也由小变大,地上开始出现积雪。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古时对这一天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日冬至的说法。表示寒冷冬天的到来。
小寒:  “寒”是指寒气积累了很久。小寒意指,还没有达到最冷的时候。
大寒: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二十四节气派生的“伏”和“九”: ①伏:中国历法还有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的。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第一伏,一伏10天,共三伏。中伏也有20天的。属伏天标志一年中最热的时段。②九:交九以冬至算起。一个九为九天。从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到春暖花开,共十个九天。在农谚中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我国古代人们发明的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符号。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符号;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符号。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十干古称十日,十二支古称十二辰。十天干以甲开始的单数序列为阳干,双数序列为阴干。十二地支又以子开始的单数序列为阳支,双数序列为阴支。古人将十干和十二支按照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的规律依次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组成60组不同的干支组合,用以标记年、月、日、时,从而发明中国的又一种历法——干支历,它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规律来确定的,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又称节气历。从我国夏代就已经存在并使用,含有丰富古老的神秘色彩!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如公历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农历八月初十日的干支历:己丑年,癸酉月,甲子日,辛未时。
干支纪年  干支历的纪年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年分界线,年长为一回归年,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进行标注。从甲子到癸亥,循环更替,以至无穷。纪年的该组干支可称为年柱。
干支纪月  干支历又以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出一年中的12个月份,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单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节”,双数序列的节气又简称为“气”或“中”,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由12“节”加12“气”组成)。又以交立春节气当日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份即寅月的起始,于是每一个“节”加一个“气”就为一个月,每个“节”可代表上半月(约15天),每个“气”可代表下半月,这样每个月就包含了两个节气。不需设置闰月。
干支纪日  干支历的纪日用60组各不相同的干支进行标注。从甲子到癸亥,不断循环记录。纪日的该组干支可称为日柱。
干支纪日在每一天的划分标准为晚上的零时,即子正,子正亦叫晨明或夜半。晚上23至24点又称为晚子时,24点至1点称为早子时。
由于干支纪日以每一天来计算,对历法没有太多要求,且它的作用能很好的配合记事,所以它能直接附加在阴阳历上。
干支纪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每辰分为八刻,一昼夜为九十六刻。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因而一辰等于二小时。每辰两小时,每时小时等于四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钟。
子时: 23点至1点;丑时: 1点至3点;寅时: 3点至5点;卯时: 5点至7点;辰时: 7点至9点;巳时: 9点至11点;午时: 11点至13点;未时: 13点至15点;申时: 15点至17点;酉时: 17点至19点;戌时: 19点至21点;亥时: 21点至23点。
在古代由于历书中都不标记干支纪时,于是人们根据干支日、时柱的出现规律作出了能快速获知干支纪时的推导口诀(十二个时支为已知不变,就推排时干)五鼠遁日起时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是。戊癸何方觅,壬子是真途。
干支历与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等之间的关系
干支历和二十四节气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干支历以每年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岁首,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为月首。一节一气为一月,一年就是一个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一共十二个月。由于60干支以甲子为首,所以干支历又称为甲子历。
十二生肖取的是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分别对应不同的生肖。
干支历是中国历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仰以观天俯以看地确定的干支历能够顺应天地运行规律指导人们作息,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历算家都以甲子为不变的尺度,考古家也借甲子以定古代月日的真正间隔,否则经过多次的改历,古代岁月将无法整理;历史学家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既有帝王的年号,纪年纪月,再加上干支纪年纪月时间就更准确,如甲午战争、庚子赔款、戊戌政变等。在农耕文明里,二十四节气指导耕作,沉淀了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有人研究指出的历史上大的自然灾害一般是10~12年一遇,以及“夏至三庚交头伏”,就是干支纪日的具体运用。比农历更稳定而准确地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物候变化。
物  候
物候(wù hòu)是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果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
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物候学,其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物候学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关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如春天杏花开了耕地,桃花开了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割麦插禾。此类自然现象,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中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两千多年以前,劳动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中国为最早。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物候就是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和某些动物的迁徙、冬眠等活动,反映了气候和节令的变化。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古诗歌中包容着极其丰富的物候知识。
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早春天气,鸭子最先感知春江水暖,嬉戏水中。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秦观《还自广陵》)晚冬时节,水鸟相依,一声冰响,群鸟惊飞。鸭子与小鸟同是春天的使者。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诗中出现的三种物象,表明了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的节令特点。
至于李白的《塞下曲》,则把读者引向另一个世界:“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五月正值仲夏,在内地早已是百花凋谢之日,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无杨柳与花草,表明在黄河流域海拔超过四千多米的地方,既无夏季又无春秋的特点。由此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气候的差异之大。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①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②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上一篇:南阳农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